在四川、重庆各城市的发展历史中,万县(万州)是一个不得已提的城市。万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的出入口,是四川、重庆通往东部的主要咽喉,且扼长江之利,是川渝两省市不可多得的天然关隘。因此,早在三四十年代,万县即已经是当时四川最主要的商业城市之一,万商云集,繁华程度可以比肩成都、重庆,和成都重庆一起,被人并称为“成渝万”。万县崛起的进程最早可以推演到一百多年前,彼时万县开埠,成为西南地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,极大地刺激了万县的发展,万县从此成为四川最繁荣的商业和航运中心之一。再加上后来桐油业的崛起,万县遂成为了四川最大的城市之一。
抗战时期,东部众多省份大量工矿产业内迁,万县由于长江之便,承接了大量的工矿企业,一度成为四川主要的工商业城市。这段时间,是万县发展最为快速的时候,抑或万县影响力的最巅峰。万县的城市地位,以及其后的城市状态,大多数都是这个时间段积累下的根基。不过,高峰期以后,也就是四十年代中期,众多企业回迁,万县的发展开始步入低谷,进入相对的衰落期。不过,由于万县依然是川东地区总实力最强的县市,在此后成立的专区或地区中,其核心区域都是万县。在万县地区的基础上,1992年,万县地区由地区改为地级市,成为川东门户。
由地级万县市成立的时间能看出,到90年代,万县已经退出了四川主要城市行列。因为四川地级市成立的时间,绝大多数都是按照地区发展水平而决定的。在万县建地级市之前,四川已拥有了除成渝井三大城市以外的渡口、泸州、德阳、绵阳等市。而万县,排在四川城市十位以后。由此可见,此时的万县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城市影响力。不过,万县城市规模的底子还是并不差,在万县市成立的时候,管辖三区八县,单从这“三区”来说,万县的城区规模还是可观的,毕竟当时四川各城市中,城区超过两个区的城市可谓凤毛麟角。重庆直辖以后,成立仅五年的万县市被撤销,万县(万州)从此成为重庆下辖的一个单一城区。但由于区位位置的优势,万州区作为川渝两地交通走廊的地位,始终没丧失。只不过,遗憾的是,由于地处边远山区,且与重庆主城长达近300公里之遥,万州并没有再恢复“成渝万”时期的荣耀。值到2008年,万州区的实力才勉强超过另一个被撤销地级市的涪陵区,开始真正坐实重庆第二城区的地位。不过,由于人口基数大,此后的万州区依然是重庆的贫困区县之一,直到2017年才退出贫困县行列,不甚唏嘘。